上世纪二十年代,一位有理想的宁波青年在锦州的土地上开展大规模苹果栽培,推动锦州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苹果产地,被誉为“中国苹果之父”,他就是小港李家后人——李善祥。
第一节 “中国苹果之父”
1912年,32岁的李善祥受堂兄李云书邀请,来到辽西走廊的咽喉重镇——锦州,协助经营“天一垦务公司”。在锦州,李善祥组织开展挖掘通海排水工程,将大量盐碱地转变为良田沃土。他先后创办了东北第一家现代化农场“恒康农场”和锦州第一个酱园“万生酱园”,推动了锦州现代农业的发展。
1920年代初期,日本人在东北垄断了苹果种植,并进行暴利倾销。为了抵制日本人肆意妄为的经济侵略,李善祥集资30万银元,在锦州南山购买2000亩土地,开办“生生果园”,引进国光、红玉、元帅等苹果树苗,学习先进园艺科学知识,聘请园艺师改进栽培技术。到1928年,“生生果园”内已经种植有苹果1.1万株,颇具规模。果园的成功推动了锦州苹果种植业的蓬勃发展,打破了日产苹果一家独大的格局。作为辽西地区最早大面积实施科学栽培苹果的先行者,李善祥被尊称为“中国苹果之父”。
第二节 积极投身抗战
九 · 一八事变后,日军入侵锦州,多次试图拉拢李善祥作为其代理人,均遭到他的严词拒绝。1937年,李善祥将锦州的全部产业托付于友人,南下回到家乡镇海,投身抗日救亡运动。
这时的镇海作为抗日前线,在日军的轰炸中军民伤亡惨重。李善祥发起成立了镇海县小港镇抗敌后援会,后援会设有宣传、救护、担架三队。李善祥亲自担任救护队队长,并出资采购装备,全力救助伤员。彼时,宁波地区曾两次发生霍乱疫情。李善祥迅速出资从上海购买疫苗,免费为群众预防注射,有效地控制了霍乱的大面积蔓延。为帮助饱受战争摧残的难民们度过最艰难的日子,李善祥兴办难民所、收养所,毁家纾难,在所不惜。李善祥身先士卒,妻子和儿女们亦全力以赴参与抗日救亡,一家人为了抗战、为了救国,奋勇争先,倾其所有。
第三节 无偿捐献财产
1946年春,李善祥来到解放区参观,在这里他看见了希望,深受振奋,也坚定了拥护共产党的决心。由解放区返回阔别九年之久的锦州后,李善祥回到“生生果园”重振旧业。他利用自己实业家的身份和名望,暗中全力支持党的事业。在辽沈战役期间,李善祥的“生生果园”成为东北野战军的重要秘密联络点,为锦州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东北解放后,李善祥多次恳切要求将自己倾注毕生之力创办和经营的“生生果园”“耕余学院”及其私宅等数百间房屋等全部财产无偿献给人民政府。当地人民政府鉴于当时的政策,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。但李善祥决心已定,他委托二女婿张爱萍将军写信给当地省委书记,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诚意,最终促成了政府接受他的捐献请求。李善祥没有将财产留给子女,而是悉数献给了国家,以示对党和政府的支持。1959年5月19日,李善祥逝世于上海,享年79岁。
后记
李善祥的一生披荆斩棘、甘于奉献,始终走在时代前列:兴办实业、抗日救亡、力促解放、捐献财产……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、砥砺前行。谨以此展纪念著名宁波籍爱国实业家——李善祥先生。